点我领取
免费专项课程
在线咨询

我25美金都花了,你就给我看这个?
看GMAT ESR报告解读GMAT之七个传说

关于什么是ESR报告,有很多官方解释,参见MBA.com, GMAC的官方网站。要我说呢,这就是GMAC的又一个成功的商业产品,收不多的钱(24.95美金),给你看一点没有人工成本的数据,满足“就是不服气”的考生心理需求。给出来的寥寥几个数据,多为单项或者每10题的平均值。考过GMAT数学的同学都知道,平均值是最脏的一个统计数据,还不如中位数能说明问题呢。我也想跟刘强东取个财富平均值,那样我两就都是苏北首富了。所以单独看自己的报告的时候,对着十几个平均数,要说能得到什么复习指导,基本都是意淫出来的。

但是上百个报告摞在一起看,还是能看出一些故事来的。接下来我就对着同学们传说最广的一些考试秘诀,拿着报告数据来说说。说的不好别见怪,毕竟GMAC捂得那么严实,大家都是江湖传说,谁也别嫌弃谁。

都说语文前10题必须要稳住,正确率能上80%,就能升库。前10题要是做坏了,没机会升库的,这场考试肯定砸了。

最好都能像这位同学,前20题做的接近完美,分数也令人羡慕(40分的语文配上50分的数学就是740以上了)

或者这样,前10题全对,语文36总分710.

如果前10题做砸了,就是这种结局(语文28分,数学就算51,总分也过不了640):
那下面这个同学是怎么回事呢?专门来捣乱的么?
为了搞清楚这位同学是不是来捣乱的,我们掏出了他的难度系数曲线;

这就奇怪了,都说前10题定乾坤,要做到80%正确率才有机会升库。也都说简单题都对,难题都错,一定掉库—请看这位同学前十题的难度系数离散度—经典的简单题都对,难题都错啊!

他还升库!他还考了40分,总分740!为此我专门非常八卦的去采访了一下这位同学。据他说,当时点前面那些说明,点着点着居然直接开始了,吓了一跳,前面六七题做的好像踩着云彩,光看着时间走,不往脑子里去,之后心跳才开始平稳下来进入状态,做完还剩了七八分钟。

看到这里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:升库降库是一题一题升一题一题降的,不是十题一组吧唧直接降八度的(先把这个猜想记在心里,我们后面再回来谈)。GMAC只给看10题平均值的这个报告形式,误导了大家对这些数据的解读。

江湖有很多传说,说pace影响分数,出了各种严厉的训诫,比如以下这些。考生诚惶诚恐,上考场把这几个时间数据记得清楚,一边考试一边做时间算术题,我也是蛮佩服的。

那怎么解释有些学生数学的75分钟答题时间一共只花了20分钟,却考了51分(人类可以做到的GMAT数学最高分)呢?

ESR报告里面也给出了每10道题的平均花费时间,和逻辑、阅读、语法单项的每题平均花费时间。大概长这样:

我看了那么多报告,反正是没看出什么名堂来。GMAC早前在年度会议上说过,时间数据不影响这题得分不得分。但是它没说时间这个问题上一个大家必须掌握的心经,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。

准备好了没有???

前面做太慢了,后面题就没时间做了!差不多就得了,别磨蹭。

江湖传说,重要的就是前十题和最后十题,因为如果前面做的好的话,最后十题在高分库了,高分库表现优秀就锁定高分了,高分库都做错了就掉回去了。听起来好有道理。
但是笔者见到自己机构的学生,说没时间了最后六题没有点直接结束了,考了38分总分720.

还有这位黑白报告的同学,最后十题几乎错光,考了36总分720. 我还特地看了一下她的时间,最后十题和前十题的pace差不多,都是一分半钟一题。

还有一位语文42分总分770分大神的分数报告,也是有点喜剧效果。这是算算分数够用了,后面瞎做留点人品给其他同学用么?

当然你可以说如果他们最后十题也都正确率很高就能考到语文51分。好吧,我见过的语文51分比较少,我就不发言了。

为了证明最后十题的重要性,我把所有人的报告都看了,看的两眼昏花,也没看出什么规律来。因为这十题,做的特别好的有不少低分,做的很不好的也有高分也有低分。

这是一道逻辑题的题干:基于以上信息,可以推出以下哪个选项?

  • A 最后十题做得好一定能上高分
  • B 最后十题做得不好一定不能上高分
  • C 最后十题做得不好不阻碍上高分
  • D 以上选项都不对

答案是C

做到最后十题了,又难,又烦,又累,耐着性子做完就不错了,前面做得好,乾坤已定,建议大家做到最后了就不要继续难为自己了,放松点做吧, 做不完也没事,尽力就好。你已经很棒了,么么哒。

准备自适应考试的时候就是这个比较烦,多数人也不是清北交复的学霸,备考以0错题为标准,都是抱着“够用就行”的心态。备考的时候刷题N遍,传说刷到70%正确率就够用了。

那么这位同学如此高而稳定的正确率,怎么是这么个伤心太平洋的分数? 看一下他的难度曲线
这就是传说中的:困在了低分库里。还记得前面我提过一个猜想,升库降库是一题一题来的?这位同学极有可能难度升一点就错,就降回来,再升一点又错,又降回来,一直在低分库这个难度区间小幅度震荡。我也很好奇,这位同学是用的什么训练方法,导致他的正确率对题目难度如此!之!敏感!的。难道考点的表现形式,稍微变个花样,就不会做了?

欢迎其他对难度同样敏感的同学出来发言现身说法。

要谈正确率和分数的关系,我们还可以看看高分同学的正确率。
语文36分的
语文 38分的
语文 40分的
41题平均来看,高分选手也都错了25%左右的题目。所以正确率这个事情,除非你能结合题目的难度系数来讨论,否则没有意义。

这是GMAC的看家法宝,要掏出来等于掏了人家的百年基业,所以不管每次年会上各个培训老师怎么问,都是问不出来的。GMAC说,每个学生最后的分数,都采集了5000多个数据点。
非要看看的话也只能看到这些:
这位同学语文38总分710:
这位同学语文36总分700

这两个同学的分数还可以。从这个平均数上,我们只能看出来,他们错题的平均难度系数挺高的。这不等于他们难度系数高的题都错了。也不等于他们难度系数低的题都对了。想一想你们全班同学的家庭财富和刘强东、马云的家庭财富取平均值的效果。但是起码这些离散性说明他们碰到了难度系数高的题目了呀!

我看见过prep题库的自适应算法的代码,每道题目都有三个向量,每个向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五六位,下一道题出什么向量区间的题目,是根据上一题的向量和正确率来算的。再多我就看不懂了,至于这三个向量分别代表什么,我也不知道。 别问我在哪里看到的,我不会告诉你的。我是人闲八卦多。

但是如果结合这里面有效的信息来判断,在一题一题逐渐升难度的假设之下,说明考生实现了稳定的难度攀升,正确率对难度系数的渐变不是很敏感,后面爬太高了,错一些,也不影响高分。

这个可能是真的,虽然报告里面看不出来。我提供几个亲历者口述供各位参考:

  • 有学生逻辑不好,整场考试一直碰到逻辑题,语法都没做到10道题,除了四篇阅读全是逻辑。最后出来的报告,逻辑只战胜了全球5%的考生。
  • 有学生数学有个名词不认识,整场数学碰到带这个名词的题三四道,最后数学考了个30多分。
  • 有同学一开场被连续考了4道语法的整句划线题。最后语法只战胜了全球20%多的考生(为了上700你基本上需要打败全球60%以上的考生才有机会)。

总之你越觉得什么题恶心就越总是碰到这样的题,唉,人艰不拆。

这个事情从报告上看不出来。GMAC给看的数据实在是太少了。当然大家考场的升库感也是蜜汁不准确的,经常觉得自己掉库了结果考了个700多,觉得自己升库了但其实根本没升的。都是自己吓自己。

如果是逐题升降难度的话,升库降库的感觉不应该非常明显,除非出现这位同学的这种大滑库,最后只有23分了: 这个看起来更像是心态崩了哦?


看GMAT 的ESR报告,也像做GMAT逻辑题一样,给我们的信息这么有限,最怕意淫和脑补。不知为不知,看不出太多就算了。

这些大数据,GMAC有,但严防死守坚决不给人看以外,花了25美金就给你看点这些脏数据;但是一些专注做GMAT培训多年的机构和老教师,也是有一些数据的。

这些报告提供的是学生一次或者多次考试的最终分数,其中可以看出来单项的强弱,以及升库以后能否坚持住。

机构还知道这个学生去考试以前的正确率;上一对一或者答疑比较多的话,老师还知道这个学生的考点弱项。上过几次考场的老师,都知道难题和简单题的区别。

比如我有时候闲的没事在博小智上答疑,看学生的问题就知道他能不能破600分。能不能上700算不准,但是650和550选手的区别,清楚得你都不忍心告诉他呀!

非常遗憾的是,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题库里的题,70%以上都是中等难度及中等以下难度的题目,能够匹配考场难度的题目非常非常少。

高分考生们反馈来说,考场的语法题比OG语法题要脏,考点不是那么好判断,干扰多;考场阅读题比OG阅读题要难,选项匪夷所思的挺多;考场逻辑的问法和OG的问法不一样,容易蒙圈。

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故意难为学生,比如把语法题的简单考点差异拿掉,把两个选项在并列或者主谓一致上做成一样的,只保留语义逻辑的区别,让学生选;故意把固定搭配打乱,变成学生不熟悉的副词或者连词让他选;或者把阅读机经拿到课堂上,带学生用难题思维推敲哪些机经答案是错的;或者把逻辑题的选项改了,干扰性直接加强,让学生重新考虑。这倒不是因为闲的没事欺负学生玩。而是因为这才是他们在考场面对的真实挑战。